首页 >> 7AHR资讯 >> 行业快报 > 浏览正文

凉山蓝莓产业从无到有 欧洲蓝莓“搬家”来到彝家山寨(2)

更新时间:2020-03-26 热度:5362 来自:农视网

调整产业结构,更新百姓观念

详细的特色产业科学规划做好了,该怎么种好又是第二个难点。沙石化土地、高寒气候……北欧贵族水果蓝莓,如何成功“搬家”到高原?

蓝莓技术指导

董顺文首先想到的是传授蓝莓科学种植技术。与别的果蔬不同,蓝莓的果树是从国外引进过来,时间不长,品种能否适应凉山州的气候,需要进一步论证。很快,董顺文从200多个蓝莓品种中筛选出了适合大凉山种植的北高丛品种,辅以部分南高丛等鲜食蓝莓品种,打算用3-5年的时间在凉山州种植推广。

2018年,省农科院经作所蓝莓科技创新团队获得四川省科技厅产业链重点项目——小浆果产业链科技示范项目200万元项目支持。在凉山州昭觉、布拖等县开展蓝莓产业科技扶贫。

既然是产业科技扶贫,种植技术内容应通俗易懂。昭觉县火普村的村民们对于蓝莓的长相都从没见过,更别说如何种植了。董顺文和他的团队,为了让老百姓听得懂、看得明白,把本来写好了的《蓝莓技术方案》进行了重新改编。

蓝莓引进

“挖一个坑、放一袋营养袋,种下一棵树,盖上一块布,种上一亩地,亩产上一万,致富一家人……”在高山上,科技专家们把编好的“七个一”的技术顺口溜,传授给从四面八方赶过来的彝族村民。

通过田间现场技术指导、培训种植户等,目前,凉山州有10多个县发展蓝莓,蓝莓种植面积达1万亩。按照目前市场收购价来计算,每亩产值达2万-3万元,增收效果明显。

资讯快速搜索

急聘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