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7AHR资讯 >> 行业快报 > 浏览正文

[观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高校须做好引领未来农业发展“大文章”

更新时间:2019-05-25 热度:4002 来自:《中国科学报》

农业高校因农而生、因农立命,长期以来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面对正在快速孕育的未来农业,农业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吴普特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已发生重要变革,农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农村新产业不断形成,未来农业雏形正逐步显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生深刻影响,也对农业高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未来农业发展的四点要求

准确把握未来农业的内涵特征和发展趋势,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命题。分析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综合研判我国当前农业发展态势,我国未来农业将呈现三产融合、主体多元、绿色发展、装备智能等显著特征。

一是传统农业不断向加工业延伸、向服务业拓展,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二是在农村个体承包这一基本制度前提下,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不断壮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将多元共存。

三是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政策体系、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将改变农业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农业进入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新阶段。

四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材料、新能源等深度介入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将促进农业装备智能化和生产经营智慧化程度大幅提高。未来农业丰富的内涵特征,将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提出全新要求,迫切需要知识型、技能型、复合型的“新农人”队伍。

农业高校面临多重挑战

农业高校因农而生、因农立命,长期以来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面对正在快速孕育的未来农业,农业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譬如,农业高校优势学科主要集中在传统农科领域,以服务产中为主,产前产后密切相关的学科布局不到位、发展不充分;涉农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发展相对滞后,难以支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传统农科与现代工科、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交叉融合不够,难以引领未来农业的工程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传统专业建设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前瞻性不够,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未来农业发展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支撑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科技储备远远不够,迫切需要优化科研布局,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成果转化机制。

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思考

面对未来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以及新挑战,农业高校必须加快综合改革,强化自身建设,努力做好引领未来农业发展这篇“大文章”。

突出需求导向,优化调整学科布局。做强补齐引领支撑服务未来农业发展的学科短板。学科布局要从重视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从注重食物生产向同时注重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人类营养健康转变;从重视农业资源开发向同时重视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环境建设转变;从重视产业发展向同时重视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协同发展转变。

资讯快速搜索

急聘职位

缤纷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