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壮大乡村产业促增收——
到2020年,特色产业新增面积280万亩,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2∶1,建成10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学好用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两化路”,着力在深化结构调整中做大优势特色产业,在延伸产业链条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拓展农业功能中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接二连三”。
聚力发展柑橘、榨菜、柠檬等特色产业,到2020年新增面积280万亩,做优多品种、小规模、高品质、好价钱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其中,努力将巫山脆李打造成为中国南方脆李第一品牌,把奉节脐橙打造成为中国脐橙第一品牌,将以涪陵区为中心的龙眼荔枝种植区打造成为全市重要特色水果基地。
支持优势区域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到202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要达到2.2∶1。同时,要支持发展适合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经营的农产品初加工,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域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成一批农产品专业村镇和加工强县。对吸纳就业多、税收贡献大、带动农户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实行以奖代补。
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到2020年,要建成10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乡镇、10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000个示范村(点)。
做活做强乡村流通业,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物流配送一体化,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全力提升乡村新型服务业,加快培育以耕、种、防、收为主的多环节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深入实施“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到2020年,累计建成“互联网小镇”250个、“互联网村”2500个,“益农信息社”实现行政村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