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段上:忌途径单一,宜内外互补
案例:欣然对实习有一个偏执的认识,她认为只有走出校门到企业、公司去才是“正宗”的实习,其他的如校内课余时间的勤工俭学,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等,她认为是不足一试,故学校组织的一切活动她都拒绝参加,这种固执偏见一直持续到大四。毕业后,那些在学生会、班级里担任过职务的同学,在竞聘管理岗位时就比其他没有担任职务的同学成功率高,这种现实让在求职时吃了不少苦头的欣然懊悔不已。
点评:其实,实习的种类多种多样。到企业、公司实习当然正规一些、条件好一些;但课余时间的勤工俭学、寒暑假做家教以及在学校、班级谋个一官半职,同样可以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所以,条条道路通罗马,校外的实习固然精彩,但校内的实习同样重要。况且校内的实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不经意间就能收获实践经验。所以,把校内校外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实习时间更充裕些,比单一的局限于一种范围的实习效果自然会更好一些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校大学生应当这样积累工作经验:
一是认识要超前。在校生要认识到单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将来走向社会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现在不少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招刚毕业的大学生,确实有他们的理由。企业要招的人是不通过培训招进来就能立即上岗的人,然而这却是很多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软肋”。如果在校生一毕业就想得到社会企业的认可,找到一个好工作,在校期间尽可能多地积累工作经验十分必要。
二是目标要明确。在校生积累工作经验有以下途径:其一是利用寒暑假到企业、社会实习,如从大一就开始,平均拿三年的寒暑假计算,大概有9个月的时间;其二是临近毕业的这一年实习;其三是课余时间的勤工俭学,这段时间不好计算,但伸缩性很大,如果利用得好,产生的实践效果一定很明显。
三是手段要各异。在校生要根据自己所学专业或毕业后打算从事哪些职业来确定实习的内容,不能毫无目的的“捡到篮里就是菜”,这样的实践对将来的就业帮助就不会很大。如师范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家教类的勤工俭学,可以一举两得。
四是主次要分清。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这是一位伟人说的话。在校生千万不能本末倒置,因实习而影响专业学习,这样就会得不偿失,捡了芝麻丢西瓜。